气流喷雾干燥机和压力喷雾干燥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作原理、适用范围、雾化效果、设备结构、能耗与成本等方面,以下是详细介绍:
工作原理
· 气流喷雾干燥机:利用高速气流将液态原料击碎成微小的液滴,并迅速分散在热空气中。具体来说,将压缩空气或者是水蒸汽用≥300m/s的速度从喷嘴喷出,靠气液两者间的速度差产生的摩擦力,使液料分离成细小的雾滴。
· 压力喷雾干燥机:利用高压泵将液态原料通过小孔喷出,然后在空气中迅速雾化成微小的液滴。通过2 - 20MPa的高压将液料(经过过滤的液料)送入压力式雾化器雾化成小液滴,经过雾化后的液滴与热空气充分接触,迅速完成干燥过程。
适用范围
· 气流喷雾干燥机:适用于处理黏性物料,如溶液、乳液、膏状物、悬浮液等,甚至对粘性大的膏状物料、糊状物料效果极好,特别适合中等规模或实验规模的物料干燥。
· 压力喷雾干燥机:在处理黏度较低的液态物料时表现更佳,可根据物料的特性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物料的需求,既可以用热风干燥,也可以用于冷风造粒。
雾化效果
· 气流喷雾干燥机:通过调节雾化器喷嘴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控制液滴的大小和干燥效率。其雾滴粒径小,但雾距较长,干燥距离也较长。
· 压力喷雾干燥机:通过调节雾化器喷嘴的孔径大小和形状来控制液滴的大小和干燥效率。所得产品通常以球状颗粒的形式出现,粒度均匀,流动性好,溶解性好。
设备结构
· 气流喷雾干燥机:喷嘴结构简单,雾化系统成本仅为压力式的1/3,离心式1/5,堵塞的可能性小。
· 压力喷雾干燥机:设计通常采用圆柱体结构,内部没有复杂的结构,使得清扫和清洗变得相对简单。部分压力式喷雾干燥塔采用四喷枪结构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各喷枪喷出的雾滴相互碰撞并聚合成中空的大颗粒,从而提高产品的速溶性;其分风装置由多个可调节的风筒组成,可确保进入塔内的气流垂直向下,避免偏流和涡流的发生,减少粉尘挂壁的问题。
能耗与成本
· 气流喷雾干燥机:需要大量压缩气体,能耗较高,大多是小型试验性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低,后期使用成本也很低。
· 压力喷雾干燥机:雾化器孔径较小,易堵塞,但喷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动力消耗相对较小,且能生产小颗粒状的产品,减少细粉的飞扬,提高干粉回收率。
热风炉